“陶瓷博物馆路口发生拥堵,立即指挥疏导!”8月25日,在德化县陶瓷博物馆附近执勤的民警收到指令后,迅速赶往现场。与此同时,在周边巡逻的警用无人机已先行到达,提前查看路况,发现一辆轿车未规范停放,影响了其他车辆通行。民警立即通知轿车驾驶人驶离,道路很快恢复畅通。
这是德化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积极构建“地面+空中”立体式交通巡防模式的生动缩影。今年以来,德化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充分研判道路交通特点,运用科技赋能,提升交通治理现代化水平和群众出行体验,全力守护道路交通安全、有序、畅通。
9月3日一早,德化县突降暴雨,以往受恶劣天气影响,道路缓行路段会明显增加。市民林女士担心上班迟到,早早便驾车出门,可让她没想到的是,途中道路秩序井然,没有出现缓行情况,提前10分钟就到达工作单位。
林女士的顺畅出行体验,归功于德化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持续推进智慧交通信号灯建设。今年以来,该大队整合高速公路出入口、城区主要道路、主要景区等信息,将城区主要路口的交通信号灯联网联控,建立了具备指挥调度、信息收集、分析研判等功能的交通综合管控平台,能够精准分析研判城区道路状况、车流分布,智能调节信号灯配时,有效提升道路通行效率。
此外,德化交警大队还在城区主要道路科学设置“绿波带”,驾驶人根据建议车速行驶,最多能连续通过7个信号灯。今年以来,该大队已完成72个城区主要路口的智慧信号灯建设,在城区14条主要道路设置“绿波带”,高峰期等候信号灯时长同比减少22%。
省道215线途经德化县赤水镇,这里有一处长下坡路段,道路两旁是古朴的吊脚楼,生活着不少当地村民,驾车通过该路段时如果车速过快,存在较大安全隐患。
“您已超速,请减速慢行。”8月28日,梁师傅驾驶重型半挂
牵引车,路过该路段时,发现路边的显示屏上,跳出了车辆超速的信息,格外醒目。“看到提示,就会不自觉地踩刹车”,梁师傅表示。
这是德化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车辆汇流警示系统发布的信息。据了解,该大队在山区道路特别是长下坡路段,建设应用了超速检测、气象感知、路况警示等系统,利用电子感应提示牌,及时发布路况信息,推荐最优行驶路线,有效预防道路拥堵和交通事故。
同时,该大队联合气象、交通运输部门,开展“三方联勤”,实时监测恶劣天气、道路施工限行等情况,及时发布预警信息,有效开展道路交通现场管控、核查处置,动态消除突出风险隐患。今年以来,该大队已开展联合治理行动21次,发布预警信息6000余条,长下坡路段的交通事故数量明显下降。